2021/7/5
子都:春秋时期郑国公子,公孙子都,春秋时期新郑(郑国国都,今河南新郑市)人,周室郑桓公之孙,郑武公的弟弟公子吕之子。为郑国公族大夫,春秋第1美男,武艺高超,相貌英俊,深得郑庄公宠爱,但此人心胸狭隘,以暗箭伤人,射死颖考叔而为人所知。《诗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意思是“子都”被用作了帅哥的代名词。《孟子·告子上》 :“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意思是全天下没有不知道子都的英俊美丽,不知道子都的人是不长眼睛的人(瞎子)。可见古人对子都的外貌赞不绝口,不绝于耳,却不曾想积万千光环与一身的背后影藏着罪恶的伪君子。
无盐:亦称“无盐女”。即战国时齐宣王后钟离春,为人有德而貌丑,因是无盐人故名无盐,后常用为丑女的代称,指貌丑而有贤德的女子。无盐女传:传说故事人物姓钟离,名春,钟离春。相传为齐国无盐邑 (今山东东平)人,世称无盐女。其状貌丑陋无比,年四十而未嫁。她关心政事,有隐身之术。曾自诣齐宣王,当面指责其奢淫腐败,宣王为之感动,乃“罢女乐,退谄谀”,并卜择吉日,立无盐为后.
在我开始写这篇文章之前,查阅了一些资料对春秋战国时期子都和无盐俩位历史人物的典故做了详细的品读,方才提笔感悟个人的一些见解;子都的外貌良好,当时史书记载比喻已深入人心,再加上出身显赫,皇亲贵胄,深得郑庄公宠爱,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那些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富二代。”不过此人虽外表俊美,但心胸狭隘、争强好胜、本末倒置、内外不分、大小不顾。在郑国先锋官选拔中,各项比拼实力不济颖考叔,与先锋元帅头衔失之交臂。因怀恨在心,故在攻打宋国战役中暗箭伤人,射死了颖考叔。因此被史书记载遭后人所唾弃,仅为一己之私欲,不以郑国大局为重,其胸襟格局即便成为统帅也难有作为,徒有其表、虚有其囊,受万千宠爱与一身,惟一事不顺,便心理扭曲,敢做有悖礼义廉耻之恶行。当前社会类似“子都”者不在少数。今谨以此文自律“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反观无盐女的传奇人生,虽然出身不济,相陋貌丑。但此女贤良淑德,关心政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因出身卑微,相貌丑陋,独闯王宫当面责备齐王奢淫腐败,国民危如累卵,如再不悬崖勒马,发奋自强则齐国不长时也!大胆建言,随毛遂自荐,请立妃位,辅佐齐王稳民心固疆土,并敢于身先士卒,征战沙场,收复失地。文能匡君,武能安邦,终被齐王立为齐国王后。然齐王不以貌取人,以社稷为重后颜为次,国民为重悦瞳为轻。此乃大丈夫英明之国君也。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有些人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不在乎名声,随性而为,注定不能被大众接受。有些人心有大爱,舍身取义,万古留青。不知子都之恶为无目,不懂无盐之美为无心,作恶之可怕不在于别人知道,而在于自己清楚,行善之可嘉不在于别人夸赞而在于内心安详。做人做事之道虚有其表,表面文章,不可长时立足,内心真善美,方可流芳百世。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由于家境富有,或先天条件优越,自带优越感,工作生活养成了懒惰浮躁的习性,不努力拼搏,好高骛远,*终只会消耗自己,难有一番作为。起点低的人,虽然没有先天的优势,富足的背景,但能做到勤能补拙,努力拼搏,*终也能成就事业,成功的人会不断积累自己的优势转化为成果,失败的人会把自己的光环当成包袱,骄傲自满。古代四书五经《大学》一书中阐述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其中八条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书中特别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是中心环节,也是格物(研究事物之理)致知(求得知识)的基础。古语有云:有德无才是佣人,无德无才是废人,有才无德是小人,有才有德是人才,唯有内外兼修,德才兼备,方能成大器,唯后人所敬仰。
亲爱的同仁们,如果生活和事业善待你,给了你优越感,请不要收敛你的斗志,如果事业对你百般设障,更不要磨灭对自己的信心,和向前奋斗的勇气,当你想要放弃时,一定要想想比你起的早,跑的比你卖力,天赋比你高的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英雄不问出处,成功贵在坚持,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出身,但我们可以用心创造想要的未来,我们为什么要奋斗,因为我们都是不甘平庸拒绝安逸的有识之士。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市场部:李斌 2019.8.7
安徽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02293号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