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15

“温柔癌”也会变脸!掌握这套自查法,在家也能轻松排查甲状腺结节

2021/9/23

图片

图片

甲状腺癌

节目里出现了两份特别的档案:1号档案病例显示患者出现了查不清原因的腰椎间盘突发癌变,而2号档案却显示患者因为来路不明的胸腔积液导致死亡,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疾病,却来源于同一个危险的病灶。究竟这些可疑的癌细胞是从哪里来的呢?这种可怕的疾病又会是什么呢?

图片


蹊跷“怪病”背后的真凶原来就是——甲状腺癌这个被大众一直冠以“温柔癌”“幸福癌”的甲状腺疾病!


图片


甲状腺癌因病程长、发展缓慢、症状轻、不易发现而被称为“懒癌”,可同样是甲状腺癌,有人的活了几十年,而有人活不过半年,有的人轻松切除,有的人转移全身多个器官,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告诉我们癌就是癌,不会因为戴上善良的面具就变的不再有危险,所谓的”幸福癌“一旦变脸它的恐怖程度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甚至直接威胁生命!


甲状腺癌在全部癌症中的占比是5.12%,排名第七位,远远超过了常见的宫颈癌和胰腺癌。


图片


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它们预后较好;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非常高,甚至比“癌王”胰腺癌的恶性程度还要高,它在全部甲状腺癌中占2%,生存率仅有3~6个月。



甲状腺癌和哪些人群更密切?
1

——偏爱65岁中老人人群。

2

——偏爱女性。甲状腺癌女性发病率约是男性的3-4倍,女性患者远远高于男性患病,但男性如果患甲状腺癌一般病情较重。


图片

图片


1
危险信号1:颈部包块

甲状腺主要在气管两侧,像蝴蝶一样,也就是平时我们打领带领结的位置。如果我们吞咽时发现脖子上有活动的鼓包,需要到医院做颈部B超。


2
危险信号2:憋气

造成憋气的原因有很多,当排除其他因素后,可以考虑是否是甲状腺结节压迫了气管造成的憋气。


3
危险信号3:声音嘶哑

甲状腺的后方是负责说话的喉返神经,如果甲状腺结节侵犯到喉返神经,会出现声音嘶哑,且会持续存在。


图片


专家指出,治疗“懒癌”不能懒,这种可能在人体内蛰伏数年不爆发的恶性肿瘤虽然有着可怕的一面,但是它的早期症状往往都表现在脖子上,看得见摸得着,常规的体检更是排查它的好办法,危险或者是安全往往取决于对它的重视程度!



初步自测结节的小妙招

第1步:找到颈部领带打结的位置

第2步:做吞咽动作,看是否有活动的包块跟着上下移动



如果发现有可疑的包块,*好到医院做三项检查:

①甲状腺超声,可判断是否有结节、良恶性、大小以及位置。


②甲状腺功能检查,可判断是否有甲状腺炎症、甲亢和甲减。甲亢表现为脾气暴躁、能吃、消瘦;甲减表现为疲劳、困倦、不爱吃、发胖。


③甲状腺肿瘤指标,主要看降钙素,如果它偏高一定要警惕髓样癌。


良性结节建议6~12个月复查1次;良恶性不好判断的结节,需要3~6个月复查1次


图片

图片


当甲状腺结节已经存在,不要害怕,专家还有四步简单有效的排查方法教给大家。


1
第1步,看大小

都是良性结节,大的要比小的更危险。


2
第2步,看软硬

肿物质地可以分为软、中等、硬三类,恶性肿瘤一般质地较硬,但根据不同病理类型,软硬度亦可表现不一。一般来说软的要比硬的相对安全。


3
第三步,看形状

恶性结节通常包膜不完整,形状不规则,局部成角或呈蟹足样。良性结节通常形状规则,包膜完整,但也有些形状规则的结节术后病理可能会提示恶性结节,如甲状腺滤泡癌。


图片


4
第四步,看位置

靠近甲状腺后背膜的结节要重视,因为临近喉返神经容易出现喉返神经侵犯出现声带麻痹。


甲状腺癌变诱发因素:辐射、遗传因素、肥胖、碘摄入量。


  • 肥胖与很多疾病相关,肥胖患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会增加,如果BMI指数超过30,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比普通人高9%。

  • 碘摄入是利大于弊的,我们需要每天摄入适量的碘,官方推荐每日的碘摄入量:成人150微克/天,儿童3-14周岁90-120微克/天。


来源于健康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