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5
人生这个话题很大,具体很深奥的理论我也讲不出来,下面就结合个人的一些经历来谈谈我自己对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浅薄理解。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清华大学的校训,它原本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当像天一样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也应增厚美德,宽广胸襟以容载万物。古代人认为天地*大,它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所以在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坤乃象征天地,然后从对乾坤两个卦象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也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人生追求,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一个人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正如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透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所以要自强不息首先要保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初心,即使生活遍布荆棘也依然奋勇拼搏砥砺前行。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哪个人能够不遭遇挫折不历经险阻,因此,一个人应当学习和效法自然界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精神,不仅要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更要具有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终身学习不断成就新的自己。人的一生也只有在这种新的追求中,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意义,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以及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厚德载物”是一种传统的民族精神。老子曾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又说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其中所体现的“柔”和“不争”正是厚德载物的精髓所在。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那样厚德以育万物。在做人处事时,要心胸开阔,意境高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因此“厚德载物”是要求一个人不仅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为人正直,还要能够真心地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所谓宽以待人,就是要我们宽容地对待身边的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让对方有时间和空间去改变自己。生活中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很多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对他人不抱有任何成见,厚德载物要求我们的是在遇到事情考虑自身的同时,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只要不涉及原则上的问题,又何必要斤斤计较呢?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灿烂、历史悠久的民族,是一个历尽沧桑、自强不息的民族,更是一个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道德品行不断完善的礼仪之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人们普遍认同、也大致概括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传统民族精神,虽然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变迁,这一民族精神也面临与时俱进的考量与调整,但是构成这一精神的主要内容,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也仍然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向先辈们学习,力争做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品德、操守等方面做到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在做人做事方面做到顺应自然,效仿天地,胸怀宽广,努力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
欧丽
安徽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02293号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