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5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因有德,才有自强之气;而正因有那不息的自强之气,才愈能修性自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是清华的校训,不仅是一则耐人寻味的隽永警句,它更是一种风华卓绝的精神气质,更是一种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这种普世的民族精神代代传承,千百年来感动了多少人!
太史公司马迁,在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后,隐忍含垢,发愤著书,“述往事,思来者”,耗时十余载,终于凝就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为后世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自强不息是支撑他的精神动力!
多难兴才。在中国历史上,像司马迁这样忍辱负重的君子何止成千上万。越王勾践为雪国耻而卧薪尝胆;韩信遭胯下之辱而后能统帅雄师百万;曹雪芹家徒四壁却写下了不朽的《红楼梦》……自强不息是成就他们的精神追求!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自强不息是形于外的人生态度,厚德载物则是蕴于心中的个人修养。凡有成就者,自是靠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内在修养,才能成就了那“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1流”的自信。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从诸葛亮的那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光绪帝师翁同和那句“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从刘备遗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到曾国藩家书“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身之道,以图无忝所生”,“厚德载物”始终是人们追求的至高修养。这种至高的修养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学识、深化自身内涵才可以获得,而唯有形成了这种修养才更可以自强。自强不息精神的根则在于此!
小到个人的荣辱成败,大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亦是二者生存与发展之道。我们的祖国从山河破碎到国家统一、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崛起、从贫穷落后到国富民强,历经苦难创造奇迹正源自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而这种精神仍然历久弥新,离不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执着与坚持!
脚踏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奋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半个世纪的时间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推动杂交水稻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确认中国粮食产出,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即至耄耋之年,老先生依然选择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正因执着与坚持的精神,袁隆平正一步步走向“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伟大梦想!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昔曹操暮年仍壮心不已,今我辈年少,虽非君子,需有乘风破万里浪之志,以及自强不息之品质,虽无李太白潇洒自如,文采飞扬,但仍要不断进取,自强内修谱华章。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现在的我们,唯有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踏出坚实的脚步,趁此青春年少,为实现目标努力拼搏,不负韶华!
李赵玲
安徽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02293号 免责声明